前几天小编为了找各种“一条街”走了不少的街道。
路走多了,见得也多了;
见得多了,人也就昏了。
为啥?因为这些路牌的英文
“LU”还是“ROAD”?
很多地名都是XX路,可是英文翻译有的是拼音的“LU”,有的是英文的“ROAD”
比如马鞍东路、太升北路,就都是用的“LU”,而琴台路、锦里中路就是用的“ROAD”。
“JIE”还是“STREET”?
有路就有街,同样有毛病。有拼音“JIE”,就有英文“STREET”
“XIANG”还是“ALLEY”?
有了街,然后是啥子呢?巷子嘛。“XIANG”“ALLEY”也是齐备了的。
“DUAN”还是“SECTION”
成都的一二三环,或者长一点的路都喜欢分个几段几段的。那么这个段也很“自然”的出现了两种翻译。
比如一环路南三段,怎么也没想到会用拼音的“DUAN”,还是地铁要高级些,都是纯英文翻译“SECTION”。
“BEI”还是“NORTH”
方向的指引也有不同,太升北路就用拼音,北纱帽街就用了“N”来代表英文的“NORTH”
“ZHONG”还是“MID”
分了段,还要分个“上中下”,这个中也是个难点么?
玉林中路用的拼音“ZHONG”,锦里中路,就用的英文“MID”
“1”还是“YI”还是“fisrt”
还是拿一环路为例,路牌上的一用了阿拉伯数字“1”,公交站用了拼音“YI”,而地铁用了英文“FIRST”。
成都还有些啥子神翻译?
候机楼
双流机场大巴上把‘候机楼’翻译成“houmachinebuilding”雷翻全场,是一个字一个字用百度翻译的么?
成龙路
成简快速路方向行驶的成龙路龙华路口站公交站,将“成龙路”译作“JACKIECHANROAD”。这位美工小哥一定是成龙的铁杆影迷吧?如果这样,成灌西路,岂不是要和陈冠希扯上干系?
大慈寺
在大慈寺路上,交通标识将大慈寺翻译为了拼音“DACISI”,而一些景点的标识中,大慈寺又写成了“DACIMONASTERY”。
九眼桥被译作“Nine-EyeBridge”(九只眼睛的桥)
夫妻肺片被译作“Husband-and-Wife'slungslices”(夫妻肺的切片)
麻婆豆腐被译作“PockmarkedGrannyBeancurd”(麻脸奶奶豆腐)……
前段时间成都地铁自助售票机上,同时显示“服务中/不收硬币”和onlycoinbooking(只收硬币)就让老外摸不着头脑。
就没人管么?
公交站台等站名翻译,属于公交集团负责
道路名称翻译则属于民政局管理
交通标识标牌又属于公安交通部门管理
而根据一份成都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译法第1部分:道路交通和旅游景点》。成都市街道名的英文译法基本定为:地名专名(音译)+地名通名(意译)。
说到底,这事儿还是没人管……
美编:H7
以上内容为漫成都原创
拒绝一切形式转载,本号不授权,侵权必究
合作、约访、投稿
请联系邮箱:mlds2015@/QQ:1822596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