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公证处积极贯彻落实司法部“公证减证便民提速”三个文件精神,从保障民生需求出发,采取系列创新举措,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细化工作流程,延伸服务触角,提高办证效率,推进公证事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公证为民办实事“加速度”。
一是“提速办”。统筹办证力量与办证需求,分类压缩办证期限。在将24类公证事项的出证期限压缩到五个工作日内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速,明确将其中的委托、声明、文书上的签名(印鉴)、雇佣合同等简单公证事项做到立等可取;在将13类公证事项的出证期限压缩到十个工作日内的基础上,再明确将其中的公司章程公证、保全证据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等事项提速至七个工作日内出具公证书。
二是“精简办”。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将证明材料清单从33类81项扩充为37类100项,明确规定凡能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式便可核实到的信息资料均不要求当事人提供。深化公证代查、代办服务模式,公证处设立外勤调查专员,安排专用车辆免费为办证群众提供代办、代查证明材料、档案材料等惠民增值服务,让公证业务更接“地气”,提高社会满意度。
三是“一站办”。创新“公证+不动产登记”一站式服务,实现继承公证、纳税申报、不动产证申领三件事情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网通办、一站办结。仅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就有百余位当事人在领取继承公证书的同时在吴中公证处设立的“不动产证打印终端”实时打印不动产权证书,使市民真切感受到“少跑腿、办成事”。
四是“就近办”。优化、提升“为群众高效办实事”工作举措,在吴中区9个镇及街道的拆迁安置小区设立“家门口办公证”便民服务点,为动迁的老百姓“零距离”现场办理公证。仅2022年、2023年吴中公证处就为甪直、越溪、长桥、香山等镇、街道的4000余套拆迁安置房的择房分配办理了择房现场监督公证,为拆迁安置房申领不动产证办理相关的继承、协议书、声明书、委托书等公证9000余件,切实保障了拆迁安置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得到了政府、老百姓的双重好评。周淑瑾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