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本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的时候,却立志以退休为起点,创办企业,解决下岗工人和残疾青年就业难题,为党分忧。在他一手创办的公司里,近半员工都是残疾人,他与残疾员工同吃同住,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提高就业创业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他就是陈佐坤,58岁时开始创业。1993年陈佐坤退休后,因有电子方面技术,他受浙江一公司聘请前往当地上班。1997年,回到重庆的陈佐坤拿出积蓄,结合自身技术,开始创业,办起了公司,当时他已58岁。
陈佐坤是高级工程师,大学学的是微波通信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重庆716厂、重庆电子工业局、重庆电子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93年,他退休后,因有电子方面技术,到浙江一家公司打工。1997年,回到重庆的陈佐坤拿出积蓄,结合自身技术,开始创业,办起了现在的公司。当时他已58岁,每月有稳定的退休金,陈佐坤完全可以不用上班,安享幸福晚年生活。但他为何要创业呢?
创业之初,陈佐坤的公司选址最终选择在沙坪坝区新桥村。当时厂房施工期间,门外总有一名瘦小的女生在张望。一次,陈佐坤叫住女生询问,得知女生叫刘玉霞,原是附近一家饮料厂的工人,饮料厂因效益不佳倒闭。“我四处找工作,但因身体有残疾多次碰壁。看到你们公司在建,就想来看看有没有工作可做。”刘玉霞忐忑地说。
“陈佐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毕竟残疾人找份工作不容易,加上女孩虽然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感动着他。
起初,陈佐坤招刘玉霞进公司的决定引来不少人的担心。人们都会投来异样的目光,刘玉霞脊柱严重弯曲,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样一个二级肢体残疾人,小学都没毕业,在公司能做什么呢?能够创造什么价值?
根据刘玉霞的情况,陈佐坤思前想后安排她到库房做管理。库房管理要电脑化,陈佐坤就教刘玉霞用电脑,还教会她学会26个英文字母,后来刘玉霞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脑进行办公用品管理等工作。工资也从起初的不到1000元涨到4000多元。
40岁的员工唐小蓉来自四川岳池农村,是一名单身母亲,她腿脚残疾、行动不便,生活困难。2007年,她来到公司后,当上了一名普工。从未参加过工作的她,通过陈佐坤的指导和帮助,如今已成为公司的技术能手、质量标兵、工匠带头人,工资也逐年上涨,唐小蓉还在沙坪坝买了房,将农村的父母接到身边,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宣誓时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不是一句空话,我要以退休为起点,再干20年。”陈佐坤说,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多年来,该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多种措施关心关爱残疾员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这是一个有爱心的老板,一位很做着很普通的事而又不平凡的老板,他的爱心足足温暖残疾人的心灵,这样的老板希望社会出现更多,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更美好。
部分资料参考网络